說起
國產五軸加工中心,就要和傳統三軸設備來比較。生產中三軸加工設備比較常見,有立式、臥式及龍門等幾種形式。常見的加工方法有立銑刀端刃加工、側刃加工。球頭刀的仿形加工等等。但無論哪種形式和方法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加工過程中刀軸方向始終保持不變,機床只能通過X、Y、Z三個線性軸的插補來實現刀具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運動。所以在面對一些特殊產品時三軸機床效率低、加工表面質量差甚至無法加工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
國產五軸加工中心在使用時易被忽略的幾個細節:
1.保證在主軸的行程范圍內使工件的加工內容全部完成。
2.盡量在一次裝夾中完成所有的加工內容。當非要更換夾緊點時,要特別注意不能因更換夾緊點而破壞定位精度,必要時在工藝文件中說明。夾具底面與工作臺的接觸,夾具的底面平面度必須保證在0.01-0.02mm以內,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 3.2um。
3.夾具應具有盡可能少的元件和較高的剛度。
4.為了簡化定位與安,夾具的每個定位面相對加工原點,都應有精確的坐標尺寸。
5.對于有交互工作臺的加工中心,由于工作臺的移動、上托、下托和旋轉等動作,夾具設計必須防止夾具和機床的空間干涉。
6.夾具要盡量敞開,夾緊元件的空間位置能低則低,安裝夾具不能和工步刀具軌跡發生干涉。
7.能經短時間的拆卸,改成適合新工件的夾具。由于加工中心的輔助時間已經壓縮得很短,配套夾具的裝卸不能占用太多時間。
8.為保證零件安裝方位與編程中所選定的工件坐標系及機床坐標系方向一致性及定向安裝。